盛夏蝉鸣,炎炎夏日,依然抵挡不了水利水电学子们笃定坚实的步伐。截止8月7日,旨在利用暑期走进水利知识,传播水利文化的65支bevictor伟德暑期社会实践分队踏上了四川,云南,广西等全国十四个省市的版图。各团队在暑期社会实践中板块划分明确,实践内容翔实,在全国各地开展的相关活动皆收获一致好评。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借助不同的色彩划分行动主题,其中不仅仅包括了红绿蓝灰四色——以宣传水文化,提高水意识为目标的“水足迹”特色社会实践活动,也包含了彩色——自发组织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展现了水利水电院学子乐于奉献的精神风采,为社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红色:寻找水利工程之中的红色血脉
作为水足迹的一部分,红色水足迹团队创新性地将人们熟知的水文化与红色精神结合起来,用宣讲和调研的方式向民众引入“水是生命之源,治水是国家之本”思想理念的同时,将活动足迹遍布于全国各地。
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社区,这里是红色水足迹团队旅途宣讲的起点。“那时候国家经济弱,机械化程度也低,最后搞建设就是凭一种精神,才把大坝建设成,这是一种精神,是中国人的精神”随着话音落下,现场掌声雷动。这番话正是当初参与修建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的老党员张新成所说的,红色水足迹成员用这番话向社区民众生动展现了老一辈人坚韧不屈的精神。
青铜峡,人民渠,桃江,这些浩大水利工程的背后都有着不为人所知的红色故事,而红色水足迹团队此行的目的就是将这些故事展现在民众们的面前,宣讲过程中,情到深处,成员们也不禁感慨到:“当初一代水利人刻在骨子里的无畏精神,经过代代传承始终不灭,现如今,这道传承即将落在我们的头上,我们更应该接好这根接力棒,将这种红色精神传承下去。”
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红色水足迹的成员们分头行动,各自奔赴不同的城市实地调研,寻找水利工程背后的红色故事。福建莆田东圳水库、云南玉溪白龙河水库、四川达州宣汉县江口电站……通过实地探访这一座座雄伟的水利工程,向我们揭示了许多隐藏在它们背后的红色故事,也让更多人看到了这些工程中澎湃流动的红色血脉。
绿色:在少年心中种下节水的种子
“顺水之性,因势利导”,绿色水足迹团队致力于将弘扬水文化,科普水污染,让节约水、保护水的观念深入人心。秉持着将知水、节水植根于下一代心中的信念,绿色水足迹相继进行了多次,为期数十天的水文化支教活动。
他们的支教第一站来到了雅安市图书馆,借助着为同学们带来的小礼品,志愿者们迅速与小朋友们熟络起来,他们当中有低年级的儿童,也有年级较高的少年,但无一例外都以积极认真的态度了解关于水的知识,在雅安接近40度的高温下,志愿者与同学们汗流浃背,他们却乐在其中。“看到他们认真学习的脸,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在高温下退缩。”绿色水足迹负责人如是说。
在雅安图书馆的支教活动中,志愿者们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水的本质,水的现象,水的性质,同时立足生活,向同学们列举了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及身处水资源匮乏时代我们力所能及的一些实际行动,加深了青少年对于保护水资源的重视。“我要节约水,从现在开始做起,用淘米水冲厕所,水瓶喝完水再扔等,我还要提醒身边的同学节约用水。”能够从孩子们稚嫩的口中听到这样的话,或许这就是绿色水足迹团队此行的意义。
志在种桃李,在之后的假期实践中,绿色水足迹团队又相继进行了多次支教活动与读书日普及,将节水的种子播种在更多少年人的心中。
蓝色:“三农”之间亦大有作为
水足迹团队中有这样一支与众不同的分队,他们将目光聚焦于“三农”问题,通过与当地乡村政府机构合作,将实地调研与考察记录后得到的数据用于今后的乡村规划,为乡村振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7月初,蓝色“水足迹”团队就远赴雅安市汉源县永利彝族乡竹坪村、皇木镇万盛村和皇木镇松坪村进行农业用水情况相关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和专业知识帮助竹坪村村民选择新增蓄水池的合适位置,力求解决农业灌溉用水不足的问题。
“嬢嬢,请问您家都种植了哪些农作物呀?产量怎么样?农作物的灌溉用水够不够用?”这些问题,团队成员们不知道问了多少遍。为深入了解村中实际情况,队员们来到了当地村民家中,对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与产量、农业灌溉方式、农业灌溉用水供需情况、蓄水与输水设施建造情况等各方面进行调查记录,累计走访村民300余户,收集有效问卷270余份。同时队员们还利用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借助ArcGIS软件帮助村民确定了最优的蓄水池和配套输水管道建造方案,实现在保证灌溉效率的条件下降低经济成本,最终,团队经过整理分析总结后所提出的建议得到了政府工作人员的充分肯定。
蓝色水足迹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表示,“我们将坚守助农初心,继续前往更多无水用、取水难的地区,解决当地的农业生产用水问题,为乡村振兴贡献我们的青春力量。”
灰色:用心聆听乡野间的声音
悠悠万事,民生为重,灰色水足迹团队的成员们深知这一点,聆听乡野中老百姓心中的声音,了解他们的诉求和困境,才能让水资源的治理与利用落到实处,基于这样的想法,灰色水足迹在暑期开展了一系列民意调查活动与困难实地考察。
7月4日到8日,灰色水足迹团队去往雅安市雨城区香花村和名山区高岗村,采取“问卷+采访”的调研方式,走访村民,了解农村基本水生活现状以及污水处理情况。经团队调查发现,村中大部分居民都已借助政府免费提供并安装的排污管道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但仍存在部分贫困户难以跟上步调的问题。他们表示“我们肯定会支持污水处理改造工作的,并且积极配合啊。”朴实语言中透露着真挚感情。无可否认,经济条件依然是农村水污染排治面对的难关,攻克这一难关,需要群众的积极配合,更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靠前服务、摸排压实。而团队收集整理的资料在今后也会帮助当地政府解决农村污水治理的问题提供思路。
彩色:自发涌现的奉献之旅
除了“水足迹”主题系列社会实践活动,bevictor伟德还涌现出很多自发组织的社会实践团队,他们当中有走访关注社区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心旅”团队,有着力于关注流浪动物的流浪动物助力团队,还有缅怀先烈致敬前人的传承红色基因团队……
“把温暖送给空巢老人,让情爱陪伴留守儿童。”怀揣着这样的想法,“心旅”团队来到了雅安市雨城区留守情况最多的南二路社区和康藏路社区,他们借助走访调查的方式,将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如今面对的困境记录下来,尽管只是星星之火,他们也相信亦可燎原。
“万物有灵,皆须关心。”这是流浪队伍助力小队的口号,在雅安近40度的高温中,他们奔赴流浪猫狗救助基地,在简陋的动物棚舍中,他们没有扭捏矫情,没有怕脏怕臭,他们亲手为流浪动物洗澡,剪毛,照顾他们的饮食,在为期七天的陪伴中,成员们不仅仅完成了团队的目标,更证明了老员工不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嫩芽,他们也正承担起自己身上肩负的社会责任。
在今年炎热的夏天里,这些自发组织的社会实践团队在各自选取的领域里发出自己的声音和光芒,他们的暑期生活因为奉献而变得多姿多彩,在2022年的暑期活动中,他们是散发着热情的彩色。
吾辈当自强,不负少年华,bevictor伟德学子在社会的不同角落发光发热,他们正以不同的方式为志愿服务、社区发展、乡村振兴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来向社会展现水利人的担当。